Leukemia最新:高博团队首发TP53基因突变与CD19CAR-T阴性复发关系
2020-4-28高博团队潘静主任、郑勤龙主任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晓明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于2020年4月28日在Leukemia在线发表了这项题为《Frequent occurrence of CD19-negative relapse after CD19 CAR T and consolidation therapy in 14 TP53-mutated r/r B-ALL children》的研究。
基因检测技术对传统治疗分层的冲击和对CAR-T治疗的分层作用到底有多大?带着疑问,我们总结了一期临床试验入组的68例患者,一探究竟。研究思路如图三所示。我们纳入32个相关的因素,包括MICM特征,CAR-T相关因素,后续治疗方式(序贯CD22 CAR-T或是桥接移植),339血液肿瘤突变基因,建立竞争风险模型,同时评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外部验证,去除统计学的影响,寻找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此外,我们对复发病人进行分析,选取6例具有临床标本的患者进行肿瘤细胞的分选工作,分别进行了临床复发病人的转录组测序(RNA seq)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寻找复发的机制。
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验证TP53突变的临床意义,建立预后系统并寻找新的预后相关因素,同时通过基础实验验证TP53与CD19-的关系。但目前这些研究数据,也给临床工作带来了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是预后评估,评估治疗后的复发率。第二,指导分层治疗。
CD19抗原丢失率高的情况下,CD19 CAR-T后桥接移植之间,是否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以抑制CD19阴性肿瘤细胞的克隆演变以减少阴性复发?序贯CD22 CAR-T治疗也是一样,TP53突变患者不能再去走常规路,序贯治疗之后是否联合靶向药物?是不是考虑使用像奥拉帕利加BCL2抑制剂这样对TP53突变有间接效果的药物,来增加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相信基因突变检测指导下的分层治疗,会给难治复发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