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T女士的临床试验之路
2025-7-1初次确诊:突发疾病改变生活节奏
2023年5月,T女士(化名)在工作中突感不适并倒下,经检查被确诊为胃癌。这一诊断打破了她原本正常的生活节奏。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出现卵巢转移,经历了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方案后,效果逐渐减弱,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医生建议她回老家休养,那段时期,她形容自己“几乎看不到希望”。
新的检测结果带来转机
2024年8月,T女士接受卵巢肿瘤手术,术后进行的病理检测结果提示:CLDN18.2表达阳性。这一结果为她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了解到这一靶点可匹配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后,T女士于2024年9月前往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她进入了由李进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Leading PI)主持的CLDN18.2阳性胃癌患者相关抗体偶联药物(ADC)III期临床研究项目。
9月11日,在医院副院长兼消化肿瘤科主任周俊教授及主治医生团队的综合评估与方案沟通后,T女士签署了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正式进入试验流程。
临床用药后的反应与变化
2024年10月12日,T女士在医院接受了首次试验用药。她回忆,在完成首次治疗后,颈部原本较为明显的淋巴结逐渐缩小,后续几次用药后已无法触及。这一客观变化增强了她继续治疗的信心,也让她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期待。
截至目前,T女士的肿瘤无明显进展,整体状态稳定。她表示:“在医生的耐心沟通和护士的帮助下,我感受到了尊重与关怀。这次治疗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
医生点评与治疗意义
对此病例,周俊主任进行了总结:“中国胃癌发病率高,治疗异质性大。CLDN18.2是胃癌中一个重要且较为特异的靶点,约有50%的患者表达该靶点。当前针对这一靶点的药物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均展现出积极前景。T女士作为标准治疗无效后的试验参与者,其肿瘤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进一步说明了临床试验对患者的重要意义。”
他补充表示,未来医院将在坚持“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同时,依托科研平台、临床团队与高校资源,持续推动创新药物研究与转化。